党日活动:我校党员和民主党派人士参观蒋巷村和沙家浜
10月24日,我校部分教职工共产党员和中国民盟、致公党、民进、农工等民主党派教师一行58人,在校党委陈文辉书记带领下,赴苏南参观了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常熟市蒋巷村和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
“幸福蒋巷村,人间新天堂”,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刘云山同志给蒋巷村的题词。党员们首先观看了蒋巷村创业、发展、崛起、辉煌的历史纪录片《乡约》,了解了蒋巷村的发展历史,蒋巷村的百姓在书记常德盛的领导下,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农业起家、工业发家、旅游旺家”的创新发展新思路,千方百计巩固提高社会主义优越性,千方百计调动发挥村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20字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实现“绿色蒋巷、优美蒋巷、整洁蒋巷、和谐蒋巷、幸福蒋巷”,为全村三业产值持续增长,村民人均收入和员工收入稳步提高,创建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5A级旅游景区的目标而努力。
在蒋巷村,我们深深感到,文明、和谐、富裕、生态、幸福、健康的新农村,是苏南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的一个靓点,是我们参加“党课”学习的最形象、新鲜的教材。
在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老师们一边参观馆内陈列的沙家浜地区的革命历史陈列资料,一边认真听取讲解员的生动讲解,接受历史教育。
青青芦苇荡,抗日旧战场。纪念馆是为纪念和弘扬沙家浜军民光荣传统而建立的教育展览馆,占地67万平方米。在抗日战争时期,位于阳澄湖畔的沙家浜成为苏、常、太游击根据地。依靠当地人民群众的支持,利用阳澄湖地区天然地理条件,我军开展艰苦卓绝的抗日武装斗争。血战沙家浜、激战阳沟娄、伏击八字桥、夜袭浒墅关、奇袭虹桥飞机场等历史事件至今仍广为传颂。该馆再现了当年沙家浜抗日军民鱼水情深,共同抗敌的感人事迹。这过去的一切现在成为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吸引了我们伫足流连,将我们的思绪带回烽火连天的抗日岁月。纪念馆陈列了400多幅民主革命时期沙家浜的革命历史图片和一批革命文物,还采用了多媒体景箱、场景复原等现代化手段,形象逼真地再现了当年的抗日场景和军民鱼水深情。
人们耳熟能详的传奇故事《沙家浜》,就诞生在常熟烟波浩渺的阳澄湖上。阿庆嫂、郭建光、沙奶奶、胡司令……在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里,怀旧的人们可以追寻到他们的足迹。在高大茂密的芦苇荡中,我们领略到昔日新四军战士与日寇周旋于此时写下的壮丽诗篇。
位于辽阔、幽深、曲折、迂回的芦苇迷宫中的第一代“春来茶馆”,仿照京剧《沙家浜》春来茶馆的原貌保存着八仙桌、七星灶、铜壶等物件,在此品茗休憩,我们尽情遐思当年阿庆嫂智斗敌伪的风采。芦花飞雪,河港纵横,你会由衷地感叹:这里就是芦荡火种的发祥地。
在纪念馆门前,全体党员和民主人士,面对鲜艳的党旗,举起右手,再一次向党庄严地宣誓,重温入党誓言,铭记肩负的历史使命,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