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您的位置: 首页 >党群工作>党建工作>理论学习>详细内容

理论学习

2011年中心组学习材料-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来源: 发布时间:2011-10-10 12:13:40 浏览次数: 【字体:

 

江苏省南通一中2011年中心组学习材料

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国家经济信息中心预测部 徐策

展望2011年,“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将给经济注入新动力,新兴战略性产业规划的启动、居民消费升级和城镇化进一步加快都蕴含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但考虑到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我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尚未全面恢复,刺激政策边际效应递减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综合判断经济增速将较2010年有所下滑。

一、世界经济复苏乏力 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强

2011年世界经济增速低于2010年,世界经济复苏放缓将对我国外需、物价和汇率等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

(一)全球经济处于四重经济周期下行的叠加期,因此,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

(二)财政金融风险仍待化解

欧洲部分国家金融体系潜在风险依然较大,货币政策实施效果大打折扣。坏账和不良资产的大量存在使金融机构的融资功能和市场流动性都受到严重制约,金融体系功能完全恢复还有待时日,因此,当前世界经济仍面临着较大的周期性调整压力,短期内无法进入下一轮经济上升期。

(三)各国经济政策将明显分化

主要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难下。目前,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失业率分别维持在9.6%10.0%5.2%的高位。2011年新兴市场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经济表现进一步分化。

二、我国“十二五”开局注入新活力 国内环境进一步好转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有利条件。

(一)有利条件

1.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全面启动将带来一大批产业升级投资项目的开工,投资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2.中央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布局是支持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这必将带动各地区经济实现较快增长,并推动区域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形成区域轮动的新格局。

3.随着“新非公36条”政策的细化和落实,民间投资领域逐步拓宽,投资环境不断优化。4.“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和收入分配改革启动将使居民收入增长加快有了体制性保障。5.就业的增加和收入分配的改善将推动城乡居民消费进一步活跃,消费品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繁荣局面。

(二)困难和挑战

2011年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不少新的困难和挑战。

  首先,转变发展方式和实现结构调整面临诸多体制性结构性障碍。

  其次,各地投资冲动强烈,财政金融系统性风险较大。

  第三,农业基础薄弱,农产品供求“紧平衡”危及物价稳定。农业生产发展所需的各种要素资源供给与快速人口城市化对农产品商品量需求之间维持十分脆弱的紧平衡关系,稍有天灾就矛盾突出。

  第四,当前,房价与居民收入之间、保障房建设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不可能迅速得到根本缓解。

  第五,各种要素成本上升压力较大。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地价、工资和利率汇率等要素价格上涨的压力逐步累积。

三、2011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测

■总体宏观经济形势预测

经模型测算,我国经济可望在结构调整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GDP增长9.5%左右。经过精心调控,可以将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幅度控制在4%左右。城镇新增就业需求与上年大体相当,国际收支状况将进一步好转。

  ■固定资产投资形势预测

预计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名义增速为24%左右,实际增速比2010年有所回落。

  ■消费形势预测

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预计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8.5%,实际增长14%左右,与2010年持平。

  ■进出口贸易形势预测

初步预测,外贸出口同比增长16%左右,进口增长20%左右,顺差1650亿美元,同比下降13.2%左右。

2011年宏观政策展望

  2011年,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积极稳健、审慎灵活,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

  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广义货币供应量余额同比增长16%左右,新增贷款规模全年保持7万亿元左右,全社会资金宽松有度。

  固定资产投资政策进一步突出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政策导向,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经济增长点、民生工程、民间投资等鼓励性投资方向和投资主体创造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