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心组学习材料8
十八大报告十大新亮点
一、“科学发展观”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报告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定位,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提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了新的阐述: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内涵作了深刻阐述,同时指出道路是“实现途径”,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制度是“根本保障”,“三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三、全面小康社会:从“建设”到“建成”:报告确定的大会主题中提出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这与十七大主题中“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表述不同。“建设”是过程,“建成”是结果。首次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是对全世界的郑重昭告 。
四、提出“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报告在“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论述中提出:“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强调“更公平”,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是将以更大力度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的明确信号。
五、首次提出 “城乡居民人均收入”10年翻番:为确保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十八大报告提出:“实现国内生产总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六、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继十七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再次论及“生态文明”,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战略层面。由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七、对党的建设主线作了新概括:报告谈到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时,首次提出“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还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报告同时提出了“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五位一体”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
八、新理念的提炼:报告提出了多个新理念。在谈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从三个层面阐述,即: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谈到生态文明建设时,提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谈到社会建设时,提出要树立“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理念。在谈到国际关系时,提出要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等等。
九、新目标的提出:十八大报告提出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一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是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还提出了多个新目标:如建设“美丽中国”、“海洋强国”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目标。
十、强调以制度建设导向的政治体制改革:报告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报告提出一连串“更加”: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
2012年11月15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