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心组学习材料1
2013年全市教育工作要点(节选)
一、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l 结合制订后三年的校舍安全工程实施规划,建立中小学校舍安全长效机制,新建、重
建、改扩建100所中小学校、70万平方米。
l 进一步推进教育装备现代化水平提升工程,有计划、有步骤推动区域内学校逐步达到
《江苏省教育技术装备标准》I类要求,50%的市直学校达到I类要求。
二、创新育人模式,促进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
l 加强对普通高中教育发展的宏观调控,推进优质高中建设工作,加大星级学校创建力
度,新创建1-2所四星级普通高中,四星级普通高中占比达到40%以上。
l 进一步推动普通高中课程基地建设,新增省级高中课程基地建设项目4个。实施普通
高中学生发展指导中心建设工作,推进高中培养模式多样化、课程多样化的实践,努力打造一大批内涵丰富、富有特色、科学办学、充满活力的优质普通高中。
l 做好通大附中组建工作,完成通大附中东校区、市二中新校区建设工程。
五、实施人才强教战略,推进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
l 继续推进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新增“江苏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3—4
名,教授级中学高级教师10人,评选南通市名校长、优秀校长。建立和完善优秀教育人才培养、考核和奖励机制,出台名师工作室经费资助政策。加强特级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管理。
l 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出台中小学教师岗位考核指导意见,实
行岗位动态管理机制。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评选第四批南通市师德标兵和优秀教师群体。
六、坚持内涵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l 坚持立德树人,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健全主题性、系
列化德育活动体系,增强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努力营造南通教育绿色发展生态。
l 严格落实“五严”规定,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l 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进一步完善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深化
课程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适合自身实际的课程实施途径与方法,持续推进高效课堂建设,推进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2.积极推进学生体质健康促进行动,切实保障学生体育课和体育锻炼时间,深入开展“阳光体育活动”。按照编制标准配齐、配强中小学体育专任教师。落实学校体育监测评价制度,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超过85%,大一新生体能测试成绩名列全省前五。
l 做好语言文字工作,不断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扎实推进传统文化浸润工程。
七、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信息化、国际化步伐
l 拓展教育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鼓励我市学校与国外知名学校及教
育机构合作办学,开展校长、教师、学生等不同层次的互访交流。做好国内外一流大学合作办学的前期调研和论证工作,吸引其在通设立合作办学或产学研机构。
26.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制定和实施“智慧教育”发展方案,加大南通教育优质资源开发应用,加快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推进首批数字化校园建设,力争全市有30所学校达到江苏省数字化校园示范校建设标准。
八、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教育组织保障能力
l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委十规定,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切实
精简会议活动和文件简报,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提高经费使用效益。
l 加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 开展好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活动。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范学校办学、招生、考试和收费行为,严肃查处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违规招生收费、滥订教辅资料、在职教师收礼和有偿家教等行为。
30.深入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和“六五”普法工作,加快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开展学校章程制度建设试点。以“长安校园工程”建设为目标,突出抓好宣传教育、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学校及周边综治长效管理、安全隐患排查、重大项目稳定风险评估,强化检查督查和责任追究,重点解决校车管理、师生意外伤害、校园“五防”建设等问题。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