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心组学习材料7
管理者如何修炼自身的执行力
打铁先要自身硬。管理者的执行力修炼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战略修养
管理者肩负的责任重,所决策的事项涉及的人多,范围广,利益大,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多,所以需要战略思维。
首先,要培养战略眼光。战略眼光主要是看问题的视角和广度,培养战略眼光,一定要注意养成从大局着眼的习惯。比如在对一件事情决策时,要想清楚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件事在我们整个工作中的位置在哪里?与其他事情相比较,孰轻孰重?位置决定目标和方法。否则就会容易陷入事无巨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泥潭。
其次,要培养辩证思维。这是确定目标、下定决心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不经辩证思维轻易下决心,往往是盲动。辩证思考不透彻就会举棋不定,错失良机。辩证思考就是要多角度、多侧面思考问题。对事要作正反比较,在好坏之间进行权衡比较,看孰轻孰重,谁多谁少。如果利大弊少就做,反之则不做。不成熟的管理者,主要表现在容易走极端,非此即彼,非对即错。事实上,任何事情都是辩证统一体,没有绝对的好和坏。只有用辩证的眼光,才能正确区分事情的利害得失,对事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再次,要用发展的眼光看事物。这就是前瞻性思维,就是预测性思考。遇到问题,要想到可能的影响有多大,影响到什么程度。发展的眼光就是要抓住机遇的关键所在。有的管理者“拔苗助长”,有的“刻舟求剑”,都是因为没有发展眼光。只有发展的眼光,才能把握火候、恰到好处、见微知著,提前做好准备,提前进入状态。
关注执行细节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首先观念要改变,认识细节的重要性。从哲学意义上讲细节是“量”。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和质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辩证统一,量的积累得到了一定程度就会导致质的飞跃。“为小善成大善,积小恶成大恶”、“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百分之一的疏忽会导致百分之百的失败,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一个马掌钉灭亡一个国家”的流传,正印证了老子的一句话:“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二、培育创新思维
管理者要学会以超常规乃至反常规的视角、眼界、方法去观察、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程序,以获得创造性的思维成果。
1.管理者创新思维的特点:
第一,必须有看问题的新视角,没有心视角就不可能有创新思维,不敢突破传统和权威,循规蹈矩是不可能有新的发现的。
第二,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出新问题是为了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案。没有解决问题的新方案,新问题也就失去了意义。
第三,产生新的创造力。即解决新问题的结果,能推动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或说管理者的创新思维必须有正确的价值取向。
创新思维的这三个环节和步骤是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的,是一个具有完整创新思维的有机结构。
2.管理者创新思维的视角与方法。
第一,肯定——否定——存疑。管理者要敢于担当,关键时候要作出表态。对暂时还不能作出正确判断的问题,那就要存疑。
第二,自我——他人——群体。即要从自身的角度,还要进行视角转换,善于从他人和群体的视角看问题。
第三,无序——有序——可行。从无序复杂的状态理出头绪,再把有序的思路变成可行的方案和行动。
第四,内脑——外脑——内脑。学会用别人的大脑帮助自己思考是管理者的一大智慧。
第五,左脑——右脑——左脑。要把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结合起来。既要对问题进行逻辑分析,又要发挥想象力,突破一般逻辑和常规,发现和探索新问题,找到新办法。
第六,复杂——简单——复杂。既要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删繁就简,又要把简单的问题想得复杂些,对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预判断。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