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语文教研室学年总结
本学年过得真快,转眼间已到回顾总结的时候。在教研室办公体制下,学科工作似乎头绪较过去有些增多,自然也就累了许多。语文教研室在语、数、外三大学科中总人数最少,却承付着同样繁重课务工作,教研室工作的开展受到一定的制约,但在教研室同仁的全力支持与努力下,以校长室、教务处工作意见为指针,按照学科计划以认真的态度,任劳任怨,有条不紊地完成了本学年教学教研任务。
教研室内部注重统一思想,注重增强凝聚力;致力于常规管理,狠抓教学六认真;重视青蓝工程,注重青年教师培养;组成合力,加强备课组建设,注重观念更新,关注高考,侧重试题研究;抓好文学社,努力构筑作文新平台;重视学科网络平台建设,加强宣传。一学期来,自认学科内部团结,工作有序,成果明显。具体的说,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理论先行,注重教研,以教研促教学。
- 组内新课程讨论,确立以课文为例子,注重方法和能力训练,确立教学中重视审美与人文熏陶的思想。
- 与新疆克拉玛依市语文同行进行“高效课堂及动态生成”研讨。李军老师为他们上了摄影散文《前方》的示范课。
- 备课组为单位,学习新大纲,进一步明确教学要求,了解教改动向。尤其加强了10、11考纲的研究与探讨,并加强与省内兄弟学校的联系,力争对10、11考纲的理解站在全省的前沿。
- 重视将实践化为理论,注重总结,不完全统计,本学期组内同仁论文写作及资料编写依然在全校领先,发表各级论文近30篇,陆小红等老师协同教研室参编<唐诗宋词训练>等资料多种。
- 全力支持教师外出学习与听课,参加各种培训。
二.关注时事和开云(中国),加强政治思想教育
1.强调学科组办公新体制下业务钻研的重要性以及确立整体一盘棋的教学思想
2.配合各部门组织好各项政治、业务学习
3.在组内强化学科集体荣誉感
三.抓常规,夯实教学基础,努力创建科学化,有序化的教学工作环境
1.备课组内开展相互听课活动。
2.备课组活动定时,定点,定人主讲,做到内容,进度,作业,考核四统一,组内轮流听课形成制度。
3.学科组长不定期检查作业批改情况。
4.加强备课组内备课笔记交流
5.加强高考命题趋势研究,注重期中,期末试题的规范性,严格审核。
6.组内加强民主,遇事多商量,形成共识,保证政令畅行。
7.关注起始年级,在高一年级开展教学研讨。探讨新课程教学特征,研究与之相匹配的授课方式,切实提高课堂的教学有效性。
8 全组同志众志成城,教学工作忙而不乱,效果良好。近几年,高考成绩能做到与学 校的地位相匹配,与学校各学科相比,语文高考在同类学校中有着强劲的竞争优势.
四.针对实际,凝聚合力,致力青年教师培养,学科竞赛,喜讯连连.
1.配合工会,做好师徒接对工作
2.抓好新教师汇报课工作,利用合力,以老带新,成效显著
3.形成师徒互相听课制度,青年教师进步很大,在本次同课异构公开教研活动中,青年教师李敏在师傅薛海兵主任的指导下,表现令人欣慰。学科发展后势强劲。
4.备课组活动有意让新教师适当的时候充当主角,帮助提高其驾驭文本的能力。
5.安排新教师多出外听课
6.安排新教师多承担兴趣类课程
- 抓好新教师的教后总结工作
- 杨彬主任代表南通大市参加省优课评比,获得一等奖第一名;管亚萍老师和李敏老师参加市区优课评比,分获一、二等奖。
四.继续搞好“文缘”学社,构筑作文新平台
1.正常“文缘”学社活动,专人负责,井然有序。
2.定期整理期中,期末佳作,结集上网,推荐发表,本学期已发表近10篇。
3.配合政教处搞好征文,演讲,辩论等活动。
4.本学期重点参加多种高中生作文大赛,收集了近300篇学生佳作参赛,获得全面丰收。预备下学期推荐发表与集集出版。
五.加强考试研究,把握高考命题新趋势
1.注重与专家、名师的密切接触,了解教改,命题动向
2..侧重试题研究,编制教辅材料
3.重视教材研究,以备课组为单位研究试题,重视绩效。
当然,虽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很多,如常规管理不够细致,备课组工作尚欠协调,组长意见交流不够,教科研工作不够深入等都是本学期存在的问题,期待下学期改进。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