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一中赴德交流纪行(二)
访问德国的第二天开始了,据随行老师说,前些日子都是大雪纷飞,而在今天迎来了晴朗的一天,同学们随结对伙伴在朝霞的沐浴下奔向学校。7点55分,大家都准时在学校大厅内集合。
随后,我们在德方教师地带领下参观了整个学校。学校里随处可见教师和学生制作的手工艺术品,墙上挂着学生们的画,我们甚至看见了上一期交流团在学校交流学习的照片,同学们纷纷与之合影。
参观结束后,我们深入课堂,和德国学生一起上课,体验德国课堂的乐趣。德国课堂较之中国课堂有极大的不同,课堂上,德国学生自由而不失睿智,严谨而不失乐趣。当下课铃打响时,我们都感到意犹未尽。针对德国课堂与中国课堂的差异,同学们随德国交换生一起展开研究,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同学们发现在德国课堂上,学生的行动相对自由,大家针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深入探讨并派出代表发言,博得了满堂喝彩。
下午14点30分,同学们参观了位于索林根的工业博物馆,体验了18、19世纪时传统工艺,感受到了当时工人工作的环境之恶劣。同时,我们了解并学习了如何制作剪刀,大家纷纷动手尝试制作了各自的剪刀,也明白了制作剪刀的艰辛。
周末的活动则由接待家庭安排。与结对家庭度过了愉快的周末,一切又重回正轨,回到了学校。分开了一个周末,大家都急于与自己的朋友分享周末的所见所闻,一时间,大厅里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不一会儿,上课铃声响了,学生们纷纷进入了各自的教室,我们一队也跟随着一名老师进入了他们的课堂。他们的课堂轻松而活跃,中德双方同学互相提问,彼此感受两国差异。同学们的回答时而风趣,引得哄堂大笑,时而惊奇,使得大家感叹不已。
结束了各自的课堂,我们又来到休息室,与德国学生一起体验当地游戏,其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一个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这不同于我们在国内玩的,每个人都代表着一个等级,第一级为微生物,第二级为鸡,第三级为猩猩,第四级为勇士,第五级为圣人,这也象征着人类的进化。只有与别人相遇,石头剪刀布赢了才可升一级,否则降一级,升为圣人则为胜者。这些游戏使得同学们之间更加亲密,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无形之中也让学生学到了许多知识,这也是这些游戏的目的所在。
接着,我们一行人有幸受县长邀请来到政府,与县长进行交流,县长热情接待了我们,并且一一解答了同学们的问题,同学们听得很认真。其中,关于德国教育体制的问题最令我记忆犹新,德国教育体制与国内大不相同,在德国,小学为四年制,小学阶段的学分决定上哪所中学,所有中学中一级文理中学为最好的学校,只需通过会考就可以直接进入大学。然而其他学校的学生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好的未来,这一点和中国是一样的。县长先生热情地为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个极具特色的手提袋。
紧接着,我们步行参观了梅特曼最著名的两座教堂,感受宗教文化。
回到学校,用过午餐过后,同学们又积极参与进德国的课堂,一部分同学进入了艺术课,自己动手制作了面具,另一部分同学进入了体育课,与当地学生进行了激烈的足球比赛。
又是美好的一天过去了,各自回到家庭,享受美好的晚间时光。
第二天清晨,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来到当地一所小学参观,感受当地的小学生活。在德国,对于小学生,更侧重的是动手能力的培养,当然也有语言,数字等教育。
在学校用过午餐过后,中方与德方的学生聚在了一起,分成了各个小组,讨论中国与德国的差异。大家积极讨论,运用互联网等工具不断完善内容,一时间,休息室热闹极了。经过一个小时的激烈讨论,各组也都得到了喜人的结果,同学们也积极与大家进行分享,无形之间,同学们之间更加亲密了。
(文字:徐毓秀 图片:周翊凡)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