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度学校工作总结
201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我校努力实现“省内外知名的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办学目标的关键之年。2011年,我校全面规范办学行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大力推进课程改革,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大力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显著的办学业绩。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消防安全示范学校、江苏省教科研先进集体、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江苏省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南通市体育艺术“2+1”项目示范学校、南通市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先进单位、南通市首批教师专业成长优秀学校、南通市首批市级示范绿色学校、南通市教育装备工作优秀学校、南通市崇川区综合治理与长安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在系统内与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学校美誉度日益提升。
一、抢抓改革机遇,做好发展定位,彰显办学特色
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的今天,学校建设必须具有开放的、前瞻的教育视野。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现代化的、民族化的、国际化的教育理想。
随着南通市沿海开发国家战略的加速实施,南通教育也进入了基础教育改革的加速期,新课程改革的攻坚期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转型期。学校制订并讨论完善了“十二五”发展规划,确立了把我校建成“中西会通,接轨高校的人文、数字、绿色的校园,省内外知名的国家级示范高中”的办学目标。在这个目标的引领下,学校给三个年级所有教室均装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建成并启用了多媒体微格教室、理化生传感器实验室;扩建、改建了信息技术教室;研发并完善了学校管理网络化工程(艺思哲办公平台),实现学校管理电子文本的网络平台自动流转;启动了全校统一的视频播放系统的筹建工作,以切实提高学校现代化的办学水平。此外,学校还完成了校办企业清算歇业工作,高质量完成了博约楼、至诚楼校安工程,为学校教学提供了稳定和谐的办学环境。
学校传承“整体优化,内涵发展”的办学传统,紧密结合新时代育人要求,将品位教育提炼为学校的办学特色,举全校之力打造以“精美校园、精品课程、精彩课堂和精致管理”为内涵的优越品质,以“衔接教育、仁爱教育、国际教育和朋辈教育”为内涵的优秀品牌,以“群体特征、个性特长、行为特点和人格特质”为内涵的优雅品格的具有国际视野的民族化教育。在本年度,学校结合专家讲座、结题研讨、省教育家培养对象会议等活动,组织专家对品位教育的本质内涵、支撑项目、实施途径等内容进行探讨,充实了其内涵,丰富了其支撑项目,力求将其打造成为学校的重要特色品牌。12月12日,《中国教育报》对我校的品位教育办学特色进行了专题报道。
教育国际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办学只有面向世界、放眼全球,才能赢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也才能培育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中学毕业生。我校目前已成功打造了PGA、A- LEVEL等国际课程平台,并积极开展国际友好交流与合作,与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等多个国外的地区和学校均签署了友好协议,致力于为学生创造民主、开放、自由、高效的国际化学习环境。上半年学校进一步加大国际化办学招生工作,成功引进A-Level课程,并获剑桥考试院授权。下半年我们认真做好A-Level课程的各项招生与宣传工作,使得A-Level课程与PGA课程成为我校国际化办学的两朵奇葩,为我校办学的国际化建设铺平道路。10月22日,我校首批24名PGA高三学生在我校参加了美国高考,以24分的平均分在全国17个PGA中心中排名第一,本年度我们还成功组织40多位学生访问德国海因里希海纳一级文理学校,并成功接待回访的德国师生,签订了友好学校协议。新华社等多家媒体报道我校德国师生回访活动。我们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模拟联合国等国际性学生活动,扩展其视野。学校获得HMUN CHINA 2011最佳组织奖。此外,我们还成功接待斯洛文尼亚、新加坡、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多国教育代表团的来访,扩大了学校的国际影响。
二、完善学校章程,弘扬正风正气,加强师德建设
学校章程是学校规范化办学的制度保障。本学年,学校修订完善《南通一中教师手册》,相继制订了《班主任职级评定方案》、《名师工作室工作方案》、《教师专业阶梯成长管理办法》、《教学、教研、班主任“青蓝工程”方案》、《五年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学生安全管理手册》等文本,录制了《学生礼仪规范》视频,并将上述文字、视频材料整合进学校章程,从而为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管理依据,实现了学校管理的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在此基础上,为整合学校优质教育资源,提高管理效率,实行绩效考核,实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分配制度,学校以校骨干教师、学科主任、教师代表为主体成立了校学术委员会和岗位聘任考核组,在教育局下发的岗位聘任文本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实际特点,制订出《南通一中岗位聘任实施方案》,通过个人申报、小组打分、学校审核等程序,初步完成了学校的200多位教职员工的岗位聘任工作。由于是首次聘任,而且是一步到位,所以聘任工作矛盾突出、任务艰巨。但是,学校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紧紧依靠广大教职工,努力做到本次岗位聘任工作经得起政策考验,经得起教职工检查,经得起历史检验。同时,为了充分调动和持续提升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班主任整体管理水平,提高班主任的地位和待遇,我校自本年度起,逐步推行班主任职级制。学校设立高级、中级、初级和试用级等四个等级,并逐步实施班主任岗位竞聘制度。经考核合格获得不同职级并圆满完成班主任工作者,将享受不同档次的班主任津贴与工作绩效。
本年度,学校高度重视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和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学校结合仁爱教育的开展,利用师生中的先进典型,大力弘扬正风正气,以期取得良好的引导作用。我们每月一度正常推选“仁爱事迹”,宣传推广“公而忘私、先人后己”的仁爱精神,在师生中大力弘扬“博爱”“无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本年度在全校范围内评选出仁爱事迹近100件,在师生中反响良好。我们在每学期末以年级为单位评选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并利用橱窗、校报、校园网等平台进行宣传,提升教师的职业道德和价值观;今年,我们在全校范围内首次推选了十大“仁爱教师”和师德标兵,以榜样引领和楷模示范,在教师群体中培养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爱职如命的师德观。
三、落实教研引领,建构高效模式,提升学校教学质量
课程改革、教育研究和课堂教学始终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核心工作。我们举全校之力抓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成效显著。
学校科研是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快速提升教师专业成长水平的重要平台,是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重要智力支撑。学校科研通过课题研究与日常教学研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今年,学校组织教师成功申报6个市级科研课题,4个省级课题,此外尚有一批省市级课题正在申报中;本年度学校成功开设名师课堂近20节次,发挥名师的引领作用,促进广大教师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左秀丽等十余位教师在国家、省市优课比赛中获一等奖;学校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省内外“名校课堂巡礼”等研讨与展示活动,并积极承办大型教学研究活动,鼓励他们在广泛的学习中提高教学水平。今年11月,承办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中学教师组研学活动并获得圆满成功;今年教师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专业论文(含获奖)140篇左右,核心刊物15篇左右;在省师陶杯和行知杯等高层次论文评比活动中有丰厚斩获,一等奖2人,二等奖5人,以及一批三等奖获得者。本年度,主编了我校教师优秀论文选《教育的理性与诗意》,教师反响良好;学校为名师成长提供更多发展机会与平台,成功启动名师工作室工程,薛海兵、张园园两位中青年教师正式成立了个人名师工作室,并启动研究;本年度,我们还成功申报了江苏省物理课程基地,并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赴上海考察、到高校参观,全面开始了硬软件的设计建设工作。
学校办学的生命线在于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课堂。本年度,我们全面推进课堂教学优化工程,以新授课、技能课与复习课等典型课型建设为抓手,整体推进“四五”高效课堂模式的建构,并向精彩课堂推进。11月24日,我校大型公开教研活动“精彩课堂:完善学习方式”隆重揭幕,来自市内外的20余所学校的近200位老师参加了该项活动。同时,我们积极鼓励,认真选派教师代表外出参观学习,今年共有150人次外出参与外校教研活动。我们还以教学“六认真”为基本要求,逐步落实“分层管理、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全面提高”的分层教学策略,扎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2011年的高考中各项指标均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本一206人,上线率28 %;本二546人,上线率76%,续写了一中高考新的辉煌。近20多位同学的成绩达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一流名校的分数线,还有近10位同学通过雅思考试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等世界一流名校录取。素质教育成果喜人,机器人比赛获得3项全国一等奖,男子沙排获全国季军,校健美操队获两项市特等奖、省二等奖。陆乐等7名同学获器乐、舞蹈、书画比赛市一等奖。学科竞赛捷报频传,赵行建等10多名学生获得全国与省级化学、生物竞赛一等奖。继连续两年有学生获得保送资格后,今年张璟等3名同学又取得了2012年高考保送资格。
四、实施仁爱教育,关注学生成长,创建平安校园
学生的教育是一项特殊的工作,它是教师对于学生,用思想激发思想,人格塑造人格,习惯影响习惯的一门系统工程,而在这里面,起关键作用的便是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本年度,学校将仁爱教育确立为学校德育文化品牌,引领学校德育工作,切实加强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努力塑造学生的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我校仁爱教育的核心内涵是植仁爱美德于学生之心,献仁爱美德于需要之人。它融会了东方仁义、西方博爱与时代伦理观。学校深入挖掘“仁爱教育”的内涵,精心设计“仁爱教育”主题活动和亮点活动,目前正形成“爱自己、爱亲人、爱他人、爱国家、爱世界”五个序列。本年度,学校成立“仁爱社团”,报名应征“仁爱志愿者”有200余人。在“衣加衣�温暖行动”中,我校同学积极响应,踊跃捐赠,共捐出衣物5133件,学习用品8338件。
学校为培养新时代优秀的中学生,开展了以学习力、领导力和沟通力培养为主的素养提升工程。9月份,邀请到南京人本素质教育研究所专家对高一起始年级学生进行学习力培训,指导学生养成科学高效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能力。在12月份,高质量举办三年一届的校园科技节,创新开展桥模、水火箭、发明制作、知识竞赛、科技讲坛等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开拓了视野,培养了能力。在学校德育文化的浸润下,本学期学校涌现了一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三好学生和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干部以及团结进取、奋发向上的优秀学生群体。龚益等3名同学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卢晓雨同学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干部,王艺等8位同学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汪雨辰等2位同学被评为市级优秀学生干部;高三8班被评为南通市优秀学生集体。
学校对学生的关爱还体现在对学生生命的关爱。我们定期组织师生进行安全大排查,并及时进行整改,清除隐患。本年度在师生中发放安全隐患排查表共计6000余份,汇总、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30余处,到目前为止,全面彻底整修了全校所有的视频监控设备,全部重新换装了消防灭火器,全面布列了所有办公楼、教学楼楼梯走道的应急灯。此外,学校还以黑板报评比、主题班会、演讲比赛、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和应急演练等多种形式,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普及校园安全知识,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帮助师生掌握突发事件自我保护技巧。全年学校无一起安全事故发生。
回顾丰收的一年,我们求实创新,硕果累累;展望美好的未来,我们斗志昂扬,理想高远。我们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和科学发展之路,争取创造更辉煌的未来。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