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您的位置: 首页 >校友天地>杰出校友>详细内容

杰出校友

张晓通(1993届)

来源: 发布时间:2019-10-17 15:47:39 浏览次数: 【字体:

张晓通,1993届初中校友。男,41岁,上海人,博士,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武汉大学经济外交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武汉大学-西印度大学加勒比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经济外交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欧洲学会理事。

坚持学术研究,成果颇丰

成绩优异的张晓通曾先后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并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ULB)取得了政治与社会科学博士学位。他主要研究经济外交、欧洲研究、地缘政治、中美经贸关系、中欧经贸关系等领域,并对之有着深入详实的了解。

毕业后,张晓通供职于中国商务部,对美、欧等地从事经贸业务。2004年至2010年,他在中国驻欧盟使团工作。2011年至2012年,他被调至商务部美大司美国处工作。在国外工作的几年里,他不仅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还参与过中欧、中美、世贸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双边和区域贸易谈判,并在这些谈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12年底,他被调至武汉大学工作。高校工作期间,他致力于学校的发展,努力推动武汉大学与法语布鲁塞尔自由大学、巴黎政治学院、加勒比西印度大学、西班牙德乌斯托大学等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加强学术交流,促进高校之间友好关系的发展。为了提升专业水平,他在 2014年至2015年期间前往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SAIS)访学。

丰富的工作履历让张晓通感知了实践的重要性,引领他走出了厚厚的理论专著,走出了象牙塔,带领他进入真实的世界之中,让他切身感受到波谲云诡的政治局势,进而帮助他迅速成长为一名成熟的年轻学者。同时,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研生活与现实生活交接之际,灵感便如火花般迸发了出来。于是,张晓通便拥有了两个鲜明的剪影:白天出现的,是那个在国际舞台上斡旋谈判、谨慎认真工作的剪影;晚间出现的,是那个伏案写作、把认知与见解化作文字的剪影。两个剪影交替出现,从未慌乱过。即便忙得如转动的陀螺一般,他依旧能够在圆满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下,坚持学术研究,做出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他曾出版专著《欧盟研究随笔》China' s  Economic  Diplomacy:  the  PRC' s  Growing International  Influence  in  the  21st  Century(与王宏禹合著),曾出版译著《欧盟经济外交》、《经济外交官》,曾在《国际问题研究》《外交评论》《欧洲研究》《国际贸易》《东北亚论坛》以及Journal  of  World  Trade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此外,他还是电子学术期刊《经济外交》的联合创始人之一。《经济外交》上刊载的文章兼备学理性、政策性, 颇受学界关注,评论亦颇佳,曾被国内外一流学术期刊使用。

参与学术活动,拓展眼界

在努力工作、潜心钻研学术的同时,张晓通也常常参加演讲、授课、学术会议、论坛等活动,以拓宽思路、提升自我。他曾多次受邀前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欧洲议会、英国皇家国际关系学会、欧洲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巴黎政治学院等机构、高校发表主旨演讲或授课。

20179月,张晓通受邀参加了由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主办、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和中国南海研究院联合承办第三届边界与海洋研究国际论坛。来自美国、俄罗斯、加拿大、德国、日本、韩国、中国的70余名海内外专家和50多名高校博士生参加了此次活动。其间,张晓通就“一带一路与地区关系”做了汇报。他认为,不仅在欧洲,东亚也存在“地中海”,且过去十余年间主要地缘政治危机都发生于此。放眼未来,在较长时期内,伴随着经济增长缓慢、经济民族主义盛行,这些地区很有可能会引发反全球化、民粹主义等政治危机。这意味着,国际社会将长期处于动荡中,而这也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这一具有远瞻性的观点得到了其余与会者的肯定,也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张晓通在参与学术活动时,始终保持着积极热忱之态,沉着表达自己的观点,认真倾听其他学者的提问,取长补短、更新认知,善于捕捉最新学术动向,与时俱进,形成了开阔的眼界和不凡的见识。

支持沙龙讲座,教学相长

作为一名成果颇丰的学者,张晓通活跃在各类学术活动中。而作为一名负责细致的高校教授,他认真对待教学工作,能够游刃有余地协调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他不仅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还常常参加学校或学院组织的学术沙龙讲座,和同学们面对面地交流互动,共话国际关系及其复杂形势。

201712月,张晓通参加了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和国际问题研究院共同举办的“美国印太战略”学术沙龙讲座。其间,他主要从地缘政治、经济外交两个视角分析“印太战略”,并对美国提出的互联互通的替代性方案进行了分析。张晓通充分阐述了美国印太战略的布局与意图,深入剖析了这一战略对中国的利弊,给现场师生带来了颇多的启发。

张晓通是一名负责任的教授,更是一名优秀的学者,一篇篇论文足见其对研究领域的不懈钻研和深入思考,一本本专著足见其对学术研究的热爱和坚持,一篇篇译作足见其对思想交流的注重与努力。他从未因成绩而骄傲,更未因头衔而止步。他是一颗闪耀国内外的学术之星,勤勤恳恳、孜孜不倦,踏踏实实地沿着学术之路迈步向前。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