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一生影响最大的三件事
1960届 陈昊
在母校九十大寿即将来临的时刻,回顾自己的人生历程。深感母校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三件事:一、劳动教育二、科学【1】教育;三、师友激励。
一
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年代,我在母校先后经历校内坩埚炼铁与棉田植保、机床厂砂型制作、生产队割麦拾穗、农村民居灭鼠挖灭蝇蛹、邮局送报、鱼肆卖鱼和校内学生粪便寄生虫检测等一系列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而对这些活动的全部体验,则成为自己人生历程的宝贵财富。财富之中,首推担粪支农所获之精神。
1960年盛夏,在阴凉处坐着不动也汗流浃背的日子里,在业已拿到毕业证书的情况下,班主任季悦老师组织了我班六七人,有陈晋松、习萍、李时振等,他亲自带队,任锦和同学参与管理,在当时的任港河北(今孩儿巷南路以西)的生产队支农,为稻田备肥。
粪船停泊在人民中路南端以南的小河边。河北高岸有座破败的古庙,足有四层楼高的白果树枝叶繁茂,蝉们极有节奏地尽情纵喉高歌,“知——了,知——了 ……”河边岸上屋旁的一株株野草的修长的叶,在惬意的晨风中舒展着自己的身躯,叶尖们悠闲地直指蓝天;一到上午,叶尖们便无精打采。如瞌睡人的脑袋,低垂向地,任由热烘烘的地气熏烤。
码头离生产队贮粪池约三里地,同学们分段接力,每段两人抬一桶粪。开头几天我在第二段接担。接过担子时,桶中那由美味佳肴终于变成人体排泄物的农家宝,深绿粘稠,散发着浓烈的腐臭气息。一旁的老农见我们闭唇屏息便说:“不要紧的。闻格味道时间长了,就不搁在臭了,格东西是农民的宝啊!”
这话一点不假。几趟下来,嗅觉细胞再也没臭的感觉了。这种体验,与卖咸带鱼、检测粪便时的体验毫无二致。
然而,田埂高低不平,抬着粪桶的他与我配合不时失谐,肩头自然免不了与扁担发生摩擦。三天后,红肿的右肩表皮终于破损。退却还是坚持?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竟能纹丝不动,这点皮肉伤算什么?于是,给伤口抹上紫药水,母亲连夜给我做了棉垫肩。就这样,伤口居然没生脓,反结了痂。
后来,我与伙伴李时振担任第一挑。从船上到河岸要走一段坡地,上岸过小木桥后须走约三百米的马路,而路上时时有自行车、汽车驶过,抬粪时不免多了一份心思。于是,汗淌如雨下,衣裤在湿与干中循环。日落时分回到家,发现刚脱下挂在竹竿上的上衣背心处在升腾的地气中发了硬,蓝裤的裤腰四周则白花花一片。
十多天的支农结束,右肩的肉变得鼓鼓的,更为重要的是,我收获了不畏劳苦脏累的精神。
有了这十多天的打磨,我在徐州师范学院成功经受了大田拉犁、校内集粪,而在上海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时和后来带学生支农时,能挑120-140斤的稻谷担,秧苗担,令农民与学生惊奇与钦佩,我所带的班劳动总是受到农民们的欢迎。
每当这一时刻,心中总是默念高尔基的名言“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不由自主地回忆起在田埂上,在河岸坡地上,在马路上担粪的情景,深感这抬粪支农于我真的太是财富啦!
谨将此回忆作为高考作文题《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2】的续篇,以诠释老师如此安排之深意。
二
高中三年,我与其他同学一样,受到母校老师一流的基础科学教育。社会科学的各门功课,即使我产生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又使我充分认识落后挨打的道理,确立以个人绵薄之力为人民服务、服从国家图强需要的人生观;自然科学的各门功课,特别是物理与化学的从现象到本质的教学深深地吸引了我,后来季老师让我参加光敏电阻研制小组【3】,这些学习与研究使我产生探究意识。老师们讲课时十分注重事物与现象分析的多角度、多层次、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条件结果、因果等联系,使我感知思维必须严密。而数学定理、公式、推论的推导与解决问题时环环相扣、层层相因的演算,更令我认识逻辑力量的无可辩驳。代数与平面三角的综合题、电解硫酸铜溶液等实验,让我产生学科交叉的初步印象。所有这一切,昭示客观规律的伟大。
对各门功课,尽力做到自己的“最好”,经常得满分的是历史、俄语和化学的无机部分。作文非常一般,但不写错别字的名单中经常有我,多次受到了丁延斋老师的表扬。周佐善老师编写的物理力学试卷,我拿了“5减”,写错一个复合单位。体育课的动作要领讲解,其充满了力学和辩证原理令人叹服,这使身高仅1.68米的我在1.3米高的纵箱上,能够一跃而过。
在父亲的建议下,我本想为发展国家和塑料工业作贡献。在毕业那年招飞被淘汰不久的6月28日下午第二节由周倩侬老师答疑的自修课上,正准备给一位同学解答平面几何的“难题”时,我被季老师找去谈话,老师建议我改高分子化学专业为俄语专业,要求我与母亲商量后告知结果。母亲同意了,于是立即得到历史与地理复习资料,突击一周应试。
黄占富同学告诉我,“有可能将来从事外交工作”,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被徐州师院录取,学习汉语言文学。当时在北京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工作并承担国家边界中印段、中缅段课题研究的父亲写信给我鼓气:“能从事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是国家对你的信任。姐姐选择文科,却学了数学。学好中文能做许多事。”他在全国解放前,在龚饮冰、卢绪章、李烛尘等著名人士领导下工作,他的话我深信不疑。于是在离通赴徐前拜望季老师,得到“教育者必先受教育”的赠言。
在徐州师院,现代汉语语法和古代汉语两门课程,由著名汉语言学家黎锦熙嫡传弟子、亦负盛名的中文系主任廖序东先生执教。先生治学严谨,文革后与黄伯荣先生同为国家高等师范学院校教材《现代汉语》主编,并一度担任南京大学与广西大学等现代汉语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签发人。当年,在他的领导下,我学会了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种语法分析,能严格按古代汉语语法结构将文言文对译成现代文,后来先后受辽宁人民出版社和上海古籍出版社之邀成为撰稿人。
1963年4月,廖老师布置作业:给《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断句并编写注释。资料全文如下: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为何器?”守庙者曰:“此盖为宥坐之器。”孔子曰:“吾闻宥坐之器者,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孔子顾谓弟子曰:“注水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而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荀子�宥坐》)
这是记录孔子带领学生参观古迹而在现场借用古代人君用以自我告诫的欹器令学生亲手作实验并因势利导告诫自己的学生为人处世必须有知识和谦逊而自满必败的哲理性记叙文。一见“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意即未注入水时,此物歪向一边;注水到它深度的一半时,它就站正了;要是注满了水,它就翻倒)时,高中所学的力学原理便涌上心头:借用力学知识给这三句话写注。
综合《周书》“器盈似觥而方”(意即欹器外形像觥,器腹圆满,而其作用是行为准则)的介绍,有以下的认识:
第一,欹器外形具有球体特征,能在其内贮水的重力作用下做滚动;器口与器足的大小比例与由“正”到“覆”的突变相适应:口比足大。
第二,它的结构或其用料存在不对称性,二者必居其一,以确保其内注水时器体滚动动力的产生。
第三,在上古时代,先以葫芦、树木等植物性材料制作欹器容易积累工艺经验;制作经验成熟后,才可能用陶土、青铜等非金属、金属材料制作欹器。
第四,杨倞解释“宥坐”说:“宥与右同,言人君可置于坐右,以位戒也。”既在坐右,必使倾覆之水不致漫流,则器下必有盆,盘类接水用具,即欹器应为组合件之主件。
于是作出5张图说明欹器在“虚”中“满”的不同条件下,由“欹”而“正”而“覆”的原理:“虚”是,欹器与盆盘之间的支点处于用材多或材料比重大这一侧的器面上,出现不对称平衡,于是“欹”了。“中”时,水与欹器合成重心力矩使器的足底与盆盘内底完全重合,即此时这一合成重心投影正好处于重合的足底之内,于是“正”了;继续注水,只要水与“器”的合成重心的投影仍在重合的足底之内,还能“正”着。一旦注满了水,水与器的合成重心投影便移出重合的足底之外,器体便向另一侧滚动,由强大力矩驱动的滚动惯性使器体倒扣,于是“覆”了。这次作业受到老师的赞扬,并对系内青年教师做了介绍,不久我成了先生古文字专题的课代表,后来又担任臧云浦先生中国史专题课代表。分配到上海工作与这两位先生力主有关,离徐赴沪前老师们嘱我“扩大母校影响”。
在沪参加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一年后,进入上海市宜昌中学。文革中深感文化工作之不易,从1968年起自学电子技术与数理化中专与大学教材。半导体管收音机,从单管耳塞机到七管两波段超外差收音机都能装配、调试,还搞修理。我的同学、后来担任徐州师范大学校长的邱鸣皋,其结婚用机──上无三厂生产的红灯牌半导体管收音机发生“交越”失真故障,徐州市的修理店均查不出原因而拒修,我用一滴焊锡解决这一“难题”:这故障因输出变压器主绕组中心抽头脱焊所致,把脱焊处焊上即可排障成功。
那时在教改中,我试制成功送展半导体管四管直放式收音与对讲两用机,校用六管超外差式示教用机,野营拉练50瓦移动扩音机,还试制成功舞台用微音器(与话筒相比,它具有放大音频电流功能),被普陀体育馆征用。于是,我被任命为学校理化教研组常务副组长,主持工作,主讲电子技术课程。
能有这样的工作转化,全靠高中的科学教育所赐。
三
四十多年来,季老师“教育者必先受教育”的赠言,一直激励我克难前行,而高中同学陆正刚的一本书则成了我克难前行的新的法宝,使我的工作进入新的境界。
1978年国家高考恢复,当年我校毕业生无一人被大学录取。第二年校领导查档挑选求学时成绩最好的教师攻关,终于发现了我:似乎大学里成绩不错,中学里数理化成绩令人生疑。于是用1978年江苏省高考数理化卷发动突然袭击,派员监考。考题全是19年前的极易题,花了一个多小时全解对了。理科教师只是各人自扫门前雪,没有跨学科答题的。似乎我得300分不该,硬找茬“一个化学单位看不清”,扣了我5分。自然,我成了攻关主力:上午教语文,下午协助辅导物理,夜自修按指定内容给学生补数学,主要是韦达定理、余弦定理等沪地教材未编入的内容。与几位同事合力攻关的结果,光重点大学如复旦、上交大、中国科大等,就录取了7名,打了个翻身仗。
我在语文教学中,受理化与电子技术教学的实验与例题求解等演示以及及时处理作业等影响,结合自己的求学经验,比较了语文与数理化两大类作业的难度与老师教学方法的差异,认定:数理化的每一个教学内容,相对单一,确定性因素比比皆是;而老师教法具体、明确,便于学生学习,因此成绩提高快而且稳定;语文恰恰相反,它的教学内容,几乎全是复杂综合,不确定因素过多,老师教法受内容的复杂综合牵制,具体的细节处理学生印象不深。拿习作一项来说,其难度超过其他任何门类的作业,不光要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布局谋篇、语言也要有特色,要是不让学生作任何准备,一时半会他是不可能拿出佳作来的。其成绩不稳定或一直平平是必然的。于是通过自己试写,拿出习作“配方”。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成绩,特别是习作成绩,抓了两件事:即“要我表达什么”,“我如何表达”。学生想的就是这两方面的实际问题。于是配合“要我表达什么”,做了“观察→思考”的具体目标规定,逐步增加目标的内容。配合“如何表达”,讲析课文,并且自己做黑板演示,从段到篇,从内容到形式到方法;学生习作处理,包括阅批、指导修改坚决在1-3天内完成,趁热打铁。一般阅读作业也是如此处理。这些小改进却有大成效。我的学生高考应试平均成绩比区的平均成绩高出3分多,两位超80分,其中一位达83分,是全市第4位好成绩(市最高为84.5分)。全市600多所中学应试,80分(含80分)之上共100多名,我占了五十几分之一。于是改任语文组副组长。这时我已发表两篇古代汉语短论,入编《中国语言学论文索引》乙编。
那年我校因校舍简陋列入撤并序列。我因文理双栖,经著名作家杨朔之侄杨浩源推荐,获上海交通大学“大学语文”课程聘用为正式教师机会,在已获面试通知的情况下,被翁史烈的座车司机做了手脚(原因是他的老师──我的一位同事被交大弃用而迁怒于我),面试竟被取消。区教育局了解到我的情况后不久,我便奉调前往区级市重点中学曹杨第二中学工作。
后来,高中同学陆正刚来访。他随身携带的郑春瑞《系统工程学概论》给我输入了新鲜血液。从1983年起,我与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结缘。读完此书,方知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把语文教学变成以语文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融合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的“异端”行为,而具有系统工程的学科交叉或跨学科特征,此时眼前不觉闪动着给我赠言的季老师身影。
系统科学的基础学科有信息学、控制学和运筹学,系统论是对系统科学的哲学概括,它是系统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相沟通的桥梁,系统工程作为系统科学的技术总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要针对复杂的系统,特别是复杂巨系统。这是我国系统工程学会对系统科学、系统工程的一般认识。系统工程不可如同某些先生所言,“(具)有精密的内部结构。”用模糊学的术语说,系统工程具有事物分类上的不清晰性,即亦此亦彼而又非此非性。一位学者欲驾驭系统工程,起码具有两个门类的学科知识。否则,必然钻进浮躁的死胡同,无以为继。
从“施教—受教”这一特征看,教育是“人—人”系统。因此考虑到教育对象学生作为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施教者必须重视学生的社会心理特征,同时还必须重视他们的人体生理包括运动生理特征,力求把学生求学与应试状态调节到最佳境界。只有如此,学生才能收获最优成果。这与排除机器故障相似。
在曹杨二中近八年,基本上完成了语文教学操作子系统的构建。在这子系统的框架内,针对具体的问题,寻求跨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之优化组合,以解决之。“授人以渔”时,力求让学生以综合方法而不是单一方法调控自身,目标定位在超越同区的市级重点中学──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当时校内只有名师金志浩的学生成绩能在他校排第三)。在课外活动方面,我先后主持中学生电影评论、环境保护文艺、科学幻想文艺三个项目。因此,有时帮助学生解决物理答案,师生矛盾,使学生理解自己的失误,物理老师有时邀我解决波动实验难题。我也在这些活动中收获综合效益。
结果,我在教学与课外活动两个方面,全面超越华东师大二附中。1987年,上海市有一个教改动作:决策以高二语文会考成绩取代1988年高三语文高考成绩(即1988年高考取消语文考试)。在会考即高考的驱动下,作为高二备课组长决定推广系统科学方法,我所教“尖子班”平均分76.44,普通班73.82,合计平均分75.13,二附中四个班的平均分在74.9与75之间,没有超出75的。电影评论市比赛,我校与敬业中学并列中学组优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的世界中学生外空探索科学幻想征文比赛亚洲地区中国组,我的学生获国家二等奖(上海市一等奖)。
那么,生源较差的学校能否用这一方法取得成功呢?在区内介绍教学经验的同时,我主动调往上海市建设系统排名最差的中专──上海市环境卫生学校,亦即后来的上海市环境工程学校、上海市环境学校。人们戏称“出口”学校,意思是与大小便有关;同时给粮食学校美其名曰“进口”学校。市内活动编组,两校形影不离。然而,受辱引来图强。
经数年工作,我所教学生中有四人四次分获上海市中专生电影评论等级奖。其中,三等奖两人两次,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含技校、职校)学生电影评论入围奖(由各类学校比赛二等奖获得者分享)一人一次,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应用文比武三等奖一人一次。自中专、技校和职校三校学生可报考高校以来,我的学生凡报考,其升学率一般在90%,批量考入同济大学环境保护科学系与计算机科学系的本科,有的学生本科毕业后还考上硕士研究生。语文作为考试的主要项目,其成果再次显示系统科学方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我所在的中专校,其校长从第一任的陈鲁善起严格治校,对应用文教学要求增加毕业论文的写作教学,后来主管局领导又要求增加软课题报告,实即科学技术报告的写作教学。这与中学的高中写作相比,上了一级大台阶,切入了大学论文导师的教学工作。对我而言,既是严峻的挑战,又是诱人和催人奋发的机遇。
怎么办?还是用季老师的办法,“教育者必先受教育”。于是我前往上海市图书馆标准与专利室检索GB7713《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T7714《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又到自然科学期刊阅览室检索权威杂志原子能、医学、冶金等期刊获取样本学习消化,同时发挥自己在系统科学认识上的优势,运用运筹学动态规划法,结合教学实践,以GB7713与GB/T7714的形式撰写《使应用文教学适应环卫行业需要》,于1996年发表于《环境卫生工程》,比高校同类论文先走一步,其摘要入编《中国新时期社会科学成果荟萃》第三卷,受到中国写作学会重视。正因此,我有幸发现2005年国家高考语文上海卷“城市色彩”短文摘要之参考答案和于舟写作指导偏离GB7713要求的事故以及《语文学习》编辑部称教育部行业实验课程标准为“国家新课程标准”的事故【4】,及时与有关方面沟通。
为了能够取得科学技术报告编写格式的教学发言权,十多年来,我参加了五项环境资源循环经济类课题研究,在实践中学习,并由此获得极为意外的成果,主要是:首次运用系统科学方法揭示物质由已开发的自然资源向垃圾转化及其与生产消费—环境卫生作业各环节相互关系,构建《商业废弃物产生、利用处理处置系统》框图,有助于推动全社会参与《中国21世纪议程》所倡导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参加了《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的撰写与编辑。书成后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获业内好评。我所指导的学生毕业论文《浅析我国淡水资源管理》成为学校由办学水平A级申报国家级重点中专而获成功的重要资料。
我这辈子先后从事语文、电子技术、环境保护等门类课程的教学工作,在中专校先后担任环境管理教研组组长及教育研究室副主任,主持编辑出版校刊《环校教研》,客串上海海运学院(现为上海海事大学)、中国纺织大学(现为东华大学)两校学报审读,在自己的学习和工作中,由自发到自觉地以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力求使普通的工作颇具特色而得到同行认可,曾获得1989—1991年上海市中专教育研究会优秀工作者荣誉,退休后经申请被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接纳为农业委员会会员,并被上海市继续教育学院和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培训部聘用,是学生满意的教师。这一切与我在高中三年所受的严格训练而形成的坚实基础与激励帮助是绝对分不开的。也只有在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16-17世纪英国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的真正涵义。
母校的同学们,让我们趁着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不畏劳苦,砥砺意志,像蜜蜂采百花酿甜蜜那样,夯实稳固支撑我们知识大厦的基础,进而深造,成为国家所需要的人才,为在本世纪中期使我国实现全面小康谱写属于中华民族的新乐章。
注释
【1】 这里的“科学”是广义的,按研究对象的不同,泛指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和贯穿于这三个领域的哲学和数学,参见《辞海》1999年出版“科学”释文和钱学森《关于思维科学》;下文引培根名言中的“科学”,从《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译本“科学史”释文来看,主指天文学、力学、医学,可能还包括博物学。
【2】 另一题是《大跃进中的新事物》。
【3】 光敏电阻研制小组的其他成员是刘长春、习萍、徐悦。
【4】 包南麟.语文学习[J].2006(5):26.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实法》第六条,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第十三条和第十四条。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