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您的位置: 首页 >校友天地>校友心语>详细内容

校友心语

难忘的中学时光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3-31 16:57:32 浏览次数: 【字体:

1980届  李建清

我是77年从原来的向阳农中转入一中插班学习,刚转入时,我是既高兴又害怕,高兴的是我能在南通市最好的中学学习,害怕的是我不知能否跟上学习。我插入的班级是初三8班,周天老师任班主任。刚开始上课,我感觉学习确实很吃力,进度不一样,要求不一样,班级学习的氛围不一样,记得英语老师蒋少一老师把我喊出来读课文,刚开口就引来同学的笑声,因为我的读音太差了,这对我的影响也很大,也让我意识到不刻苦、不迎头赶上,就有可能被班级抛弃;那时我开始下定决心,刻苦学习,赶上同班同学。

紧接着,改革开放开始了,国家恢复了高考,一中在大形势下,开始很抓学习质量,周天老师在班上经常告诫我们:你们遇到了学习的好时光,要珍惜呀。78年上半年,初三从十个班级中抽出两个重点班,我被荣幸地选入其中。此时,我感觉重视知识的春天来到了,我们确实赶上了好时光;那时,学校不断组织各类学习竞赛,课堂学习抓得很紧。

到高中阶段,学校又把我们两个重点班,进行分班,成立了重中之重点班,即一班,由张启东老师任班主任,杨栋老师任物理老师,张启任数学老师,周倩侬老师任化学老师,可以说是当时一中最强的老师阵容。学校也对我们寄托着很大希望,期望我们能为一中争光,所以我们这个班的同学个个都努力学习,勇于争先;很多老师也放弃休息时间,无论是假期还是休息日都帮我们补课、复习。

807月,我们班全体同学参加了高考,考试结果,我们班近90%的同学过了当时的高考录取线,为学校争了光。

但是,没想到,我在高考体检时因血压偏高,不符合体检指标要求,没有进入大学的校门。当时,我非常痛苦,觉得对不起学校,对不起长辈,也觉得前途渺茫,几个月都蒙在家里不出门。此时,母校老师没有忘记我,也没有因为我已毕业而放弃我;周天老师知道后,特地找我谈话,鼓励我、激励我,让我要振作起来,还专门送我一本古文观止,告诫我:不要泄气,全面发展,继续向前冲!周老师听说我对生物感兴趣,还给我找老师辅导。在老师们的鼓舞下,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落榜生补习班,学校也配备了最好的老师;

在母校老师的悉心指导下,81年我又参加了高考,考试分数过了重点线。

非常遗憾,我又因为同样原因,体检不合格,而被大学拒之门外了。此时我已彻底灰心丧气,看样子,这辈子大学已与我无缘了。家里人看我上大学没希望,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太差,便让我去一个企业当了统计员。

在我上班期间,同学、亲戚不断鼓励我不要灰心,让我再冲一年。于是,我在通师二附找了一个晚上上课的补习班,上课时,碰巧碰到杨栋老师,他听说我的情况后,安慰我鼓励我,并安排了一位医生替我诊治。这样,从81年下半年到82年上半年,我是一边上班,一边晚上补习。

827月,我又一次参加了高考,成绩也比较理想。由于杨栋老师安排的医生医治,这次体检总算过关,并在杨老师的指导下,顺利地考入南京工学院(现东南大学)。当时,是杨老师以第一时间打电话到我的单位,将喜讯告诉我,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等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才感觉这是事实。我是百感交集,这个录取通知书,凝结着一中多少老师的心血呀!也凝聚着家人、亲戚、同学们的一片期望。

829月,我正式进入南京工学院自动控制系学习。在大学期间,意识到学习机会来之不易,百般珍惜,也比较刻苦,大学毕业时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同时,留校担任学生辅导员与分团委书记。后又攻读博士学位,并先后被提为教授、博士生导师。现担任了东南大学科技处处长、先进技术与装备研究院院长。

一晃我从一中毕业快三十年了,我深深地感到,没有一中老师对我的培养,也不会有我今天事业上成功。一中老师们严谨的治学精神、对学生视同子女看待,都给我工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最后,恭祝母校九十周年诞辰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