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您的位置: 首页 >校友天地>校友心语>详细内容

校友心语

挥不去的记忆

来源: 发布时间:2015-03-31 17:06:20 浏览次数: 【字体:

61届毕业生 王德贵

在庆祝母校——南通市一中建校九十周年的时刻,我又想起了难忘的中学时代生活。我认为人的一生中,中学阶段是影响人一生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初步确立的阶段;是知识打基础的阶段;是身体成长的关键阶段。我1955年到19617月在南通市一中的六年学习生活至今难忘。在这六年中,我十四岁入了共青团,十八岁加入中国共产党,被选为校学生会主席,被评为南通市三好学生标兵。为了做好学生工作,高中阶段的几个寒暑假也不回家,春节也在学校过……母校老师、同学的往事一桩桩、一件件真是很多,令人难忘。但最使我难忘的还是19559月我入校的那天,和19617月我离校的那几天。

我走进了市一中

1955年度我以优异的成绩从南通县袁桥乡考上了我崇慕的南通市一中。要当中学生了,令我十分高兴。但开学的学费成为大问题。我们兄弟三人,哥哥已在上一年考上了二中,弟弟上小学。三人的学费、书费、住校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父母从亲戚朋友家借了几元钱,又把我祖母祖辈传下来的取暖用的铜脚炉卖了几个钱,分给三人分别去报名。因我是第一次进城上学,报名费又不够,所以我父亲陪我一起到一中报名。一进一中的大门,看见大大的操场,比我家种的田还大,一排排瓦房教室、办公楼真是气派。我和父亲到了写着“初一(2)班”的报名处,班主任老师翻到我的名字帮我办手续,但要交十多元的学费、书费和住宿费。我只有几元钱,仅够交书本费的,班主任老师不让报名。我父亲在一旁反复说明:刚土改翻身,过去住无寸房,种无寸土,全靠租种地主的地。现虽分了房,分了地,但人口多,孩子多,家里穷。能否先交书本费,其余的费用先欠着,以后有了钱再交。班主任老师听了很同情,但他说他做不了主,欠费需找校长写欠费批条。到中午了老师们下班了,下午一点半再上班。我和父亲站在校门口,望着进进出出又说又笑的学生,自己笑不出来。“找校长?”我一个乡下来是穷孩子怎敢去找校长要欠账?我看着愁眉苦脸的父亲,我不想给父亲作难。我对父亲说:“要不我不上学了,回家种地吧!”但我渴望读书,又补充说:“书费不是够了吗,我们买套书回家我自学。”“那怎么行?回家自学和在学校上学是不一样的,你学习好,你一定要上学。”父亲像是鼓励我,又像是他自己在表决心。“现在解放了,是共产党领导,是人民的政府。没有关系的,下午我和你一起去找校长说说。”想到这父亲也来了勇气,我振作起了精神。中午我和父亲到端平桥旁的一家“老虎灶”上买了一分钱的开水,把从家带来的元麦做的粗粮饭泡了泡。吃完午饭已到下午一点半了,我们去了校长室(学生报名期间临时的校长值班室)看见了一位个子不高,剪着短发的女校长。她讲一口好听的普通话,态度那么和气亲善,她听了我父亲说明情况要欠费后说:“噢,学费、住宿费要全欠呀?”我一听心里一紧张,以为她不同意全欠呢。但她马上爽快地说:“好吧,我给你写个欠条,你去报名吧!”拿到欠条,我父亲连忙称谢,我也高兴得简直要给这位姓林的女校长磕头感谢。我终于报了名,“啊,我可以上中学啦。”我简直高兴极了。开学后,学校评给我每月六元钱的助学金。我每月只要缴一元多钱住校生活费就行了,学费也给免了。我当时告诫自己一定要听党的话,跟共产党走,奋发努力,好好学习。将来报效党,报效祖国。初中毕业,我被保送上高中。我留在市一中继续高中学习生活。

我告别了市一中

在市一中一晃六年过去了。1961年夏我在市一中高中毕业,正刻苦复习准备考大学时,解放军院校于高考前提前招生。当时学校党支部书记穆国禧对我说:“你是共产党员,要带头报名去解放军院校。你身体不太强,又高度近视,估计部队院校不能要你,但这个带头作用你还是要起好。”我抱着不会被录取的打算报了军队院校的名,出乎意料的是我被部队情报部门的院校录取了。要求716-18日报到。我717日想去报到,但穆书记不同意。说这两天正选市人大代表,你是第一次领选民证,行使公民的选民权,你待选取完后再去报到也来得及。718日下午我们选区在我校礼堂举行选举大会,选举主席团由市一中穆书记,人民医院汪院长和我三人组成,顺利选举了市人代会的代表。选举结束后,穆书记和我一起参加了我们高三(1)班欢送我的集体照相。快傍晚了我才赶到市委招待所,到部队院校招生办报到。我是此次部队院校在南通地区招生的最后一名报到者。部队领导告诉我说他们等我报到都等急了。因为明天一早就要出发离开南通市了。当晚我电话报告穆书记并和她告别。

719一早吃完早饭就在市委招待所门口上车了(大卡车)。在车上我看到穆国禧书记拖着她那不太方便的腿起早来送我。我含着眼泪向穆书记挥手告别。穆书记向我挥手,嘴里喊着什么,我也听不见。但我知道,肯定是像母亲送孩子出远门时的嘱咐话语。我看着渐渐远去的穆书记。在心里说:“亲爱的党啊,我的母亲,是您培养我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是您培养我即将成为一名大学生,是党给了我一切。我的一切属于党,我要永远跟党走,永远听党的话。”不一会汽车路过市一中门口,我抓紧时间伸着头再看一眼我熟悉而可爱的母校——南通市一中!我在心里喊着:老师们再见了,同学们再见了!汽车向江边轮船码头奔去,我踏上了去人民解放军院校的征程!

分享到: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