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中国国际针织染整新技术论坛”演讲时——
1957届 汤铸先
每次当我登上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组织的“中国国际针织染整新技术论坛”演讲及有幸被推到台上,专家解答与会代表的疑问——“解疑”,此时此刻感到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和荣光,也把我的记忆拉回到半个世纪前的南通一中学生时代。因为我没有很高的学历,中学的文化知识支撑着我向更高层次科技技术进军,直到成为部属天津针织技术研究所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专家技术委员会委员。誉为著名染整专家,并受聘与泉州纺织服装学院教授、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客座教授、又成为二个学院(终身)名誉教授……高中的基础,享用了一生,饮水思源,感慨万千,真是母校时牵魂,恩师最相思。
感恩一中,感恩老师
我在南通一中求学的时期是赵宝钰任校长,顾云璈任教导主任组成的学校领导班子。在他们的领导下,严肃的校风、严格的纪律,学习生活紧张有序,学生刻苦学习,学校领导谦和、儒雅、庄重、办事认真,颇有学者风度,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是我人生中担任中外合资企业、外商独资企业最高主管——厂长、总经理、总工程师时作为学习的榜样。在赵校长、顾主任领导下有一支素质高的教师团队,他们是:语文老师、班主任华韦仁,代数老师徐捷,几何老师张启,三角老师堵汉卿,物理老师万侃如,化学老师倪松源,地理老师季悦,历史老师顾正林,俄语老师季旭光……老师们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循循善导,用“心”施教,尤其是他们的敬业精神,深深影响了我们这一代。校长、教导主任、老师们可亲可敬的面容,令人敬钦的学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三位数学老师徐捷、张启、堵汉卿讲课之精炼、解题之神速、运算之准确、推理之清晰,是每个同学感叹不已。尤其记忆深刻的是俄语老师季旭光,非常严厉,实质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外冷内热的好老师、好长辈,虽然外表不苟言笑,内心深处却蕴藏着对每一个同学的挚爱……,正是这支优秀教师队伍造就了一批又一批团结友爱、刻苦学习的优秀的学生群体。虽然半个世纪过去了,犹如发生在昨天一样,历历在目,“感恩一中,感恩老师”使我们学生的共识、心声。
我和好几位南通一中求学时老师结下了很深的师生情,隔代忘年之交。顾云璈老师和我都住狼山东郊区,他在通中任总务主任时我报考了通中(初中),他到一中任教导主任时我报考了一中(高中)。因为我的家庭实在很穷,靠他如实地证实我的家庭情况,学校给与免学杂费,给助学金解决在校吃饭困难,使我得以顺利完成学业。此后几十年直到他88岁离我而去,这几十年里我们交往密切,互相关心、鼓励。顾老师60岁生日因故心情不好,在我家给他过了60岁生日,顾师母心情不好时,接到我家来住几天,劝解好了再回家。顾老师虽高龄长寿而离开了我,他的逝世让我悲痛了相当长时间,直到现在仍深刻的留在我的记忆中。万侃如老师,至今我们还保持着两家往来,常常互道问候。徐捷老师在世时我们往来也很密切,连他家中琐事也与我商量,让我出点子或协助解疑……。老师们追求的是奉献,树立的是一面旗帜,师德行为,影响学生一生。虽然很多老师离我们而去,但是他们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学生的心中。
献给今天的同学们
中学时代的各种基础知识、基础技能、扩大眼界、增进自学能力和对各种自然及社会现象的理解能力、规范道德品质奠定基础的黄金时代,决定着一生事业成败。南通一中有很好的育人环境。今天的同学们应该珍惜,养成自觉、自律,只有刻苦学习,才能把文化基础知识学好。
我的亲身经历可告诉同学们,我没有高深学历,是中学文化基础知识支撑着向高层科学技术攀登。改革开放前我曾当过中学教师、工厂科技人员、政府机关抓科技的公务员。在论资排辈的时代,为了生存,经常转换学科,曾经搞过化工、轻工、直至现在的纺工,我的宗旨是做一行、学一行、精一行。理论上以高等学校该专业教科书加工具书内容为自学的材料,更重要的是生产现场实践中总结一套成败经验,再补充理论。正因为如此,反而使我掌握了立体的、跨学科的魔方型的理论及实践的知识结构和理论指导下的丰富的现场经验。中年我开始搞的纺织行业的针织染整,靠高中知识基础、实践经验,创新了一个又一个跨学科借鉴应用的创新工艺设计,主编了《针织染整工艺设计大全》大型工具书。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会长杜钰洲(原部长)为书名题字,这是一部集科学性、指导性、实用性溶于一身的工具书,得到了全国同行的认可和好评。靠跨学科知识,科研成功“蓄热调温智能面料”,即用化工材料紧紧结合在布的纤维上,形成能调节温度的智能面料,论文《相变材料在调温纤维上的应用》编号2007111,发表在《染整技术》杂志上,被收集到《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大型文献中。汇编这些成果,旨在对中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和中华民族全面复兴将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上面提到跨学科科技手段借鉴应用,能创新,创造经济增长的亮点,例子很多,我只讲一个。那是四十年前我曾做脲素与甲醛反应制造脲醛缩聚物(树脂),1992年一家服装企业承接了去日本数十万件童装,已经全部完工。日本抽查服装含甲醛超标,当时日本厚生省85号令限制在20PPM内(即为100万分之20),服装企业面临着巨额索赔,意味着企业倒闭,找到我后就是用尿素加在浸泡透了的衣服里转动二十分钟,衣服上甲醛就给渗透到衣服里的尿素吃掉(即反应成无毒害的脲醛树脂,并极易溶解于水),每件衣服收2元处理费,实际成本每件衣服只要几分钱尿素,为企业仅一项花二、三天时间获得了近百万的利润,更挽救了该服装厂,使童装甲醛达标顺利按期出口,也获得了相当的利润。服装企业感激万分,双赢之举。我的名誉便从一项项事迹传开。曾一度我成为众多染整企业用更高报酬挖人的目标,因遵守合同承诺挖不到我,哪怕挖到我的助手也十分满足,甚至下面生产第一线的员工(都经我培训)跳槽,提价也很抢手。为此,我向同学们说一句高中各门功课都是基础,不能偏科,都要学好,是将来跨学科借鉴打下基础,知识面也能决定您的辉煌和价值。
时代在前进,科技在不断发展。国家三代领导人科学名言是:毛泽东——实事求是;邓小平——发展史硬道理;江泽民——与时俱进;胡锦涛——科学发展,这些名言是指引我们奋斗的明灯。改革开放已经三十年了,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激烈,包括就业,没有真本事是不能生存的,亲友引进仅能创造机遇,凭智慧、凭实才才是硬道理,有实力才有高报酬。这就要把中学基础打好、打实,这是高楼大厦的墙脚。
科学技术是为国家兴旺发达、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服务的,必须紧跟国家前进的步伐。针对当前节能减排、结合国际共同关注的“一次染色成功热点”,在实践中我总结了一套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在2008年11月第21届全国针织染整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了《针织物染色一次成功的全程控制》演讲,并被评为优秀论文,刊登在2009年第二期《针织工业》杂志上;有针对当前金融危机及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水、电、煤成本、人民币升值,构成了生产高成本,加之国家纺织品出口退税降低因素,造成了染整企业、纺织企业倒闭一批,尚有一批濒临倒闭困境。受福建省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委托,我写了《摆脱困境从节能减排优质低耗着手,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高成本时代针织染整业的发展》论文,发表在2009年福建老科协杂志上,作为对政府决策和企业生存发展的建言。更值得回味的那是2008年受“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委托参与修改知识数据已经老化了的《针织工程手册、染整分册》大型权威工具书,这本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我入门的重点学习应用的权威书本。从入门学习到参与专家组修正该书二重天。该书于2009年与读者见面。希望同学们树立崇高理想,努力拼搏去实现。记得1956年高二时年级组织了二十年再相会的化装理想晚会,我的理想是工程师,现在已经完美地实现了。
海峡西岸经济区(海西区),行业拔尖人物介绍是:染整行业:汤铸先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其中:业内人士和企业家评价
汤铸先曾为天津针织研究所(部属)副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近二十年来一直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大、中型中外合资企业主持企业全面工作。具有科研、产品开发、生产现场丰富经验,所在企业能脱颖而出,经济效益持续显著提高,同时通过传帮带培养了一大批具有真才实学弟子。他们在推动染整行业进步中发挥了相当的作用,相继成长为数十家企业高、中层主管,真正体现了人生价值。经市场经济残酷竞争考验下,近十年来在作出社会贡献的同时受到海峡西岸经济区新闻媒体追踪报导、关注,被业内人士及企业家誉为德高望重的首席专家。
希望今天的同学们刻苦学习打好基础,将来为自身发展、为国家、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账号+密码登录
手机+密码登录
还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